2020-02-04 08:48:29 來源: 微商品牌网
许小年:中长期改革和企业转型更紧迫
接受新京报专访,认为疫情不会改变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受访者供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经济效应正在显现。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看待疫情对宏观经济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应对?如何救助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新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
许小年认为,疫情最多影响中国经济两三个季度,不会改变整个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当然,疫情会使得中长期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比以前更加紧迫,对企业转型的要求也更加紧迫了。
“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讨论疫情对GDP的影响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不怎么关心这些数字,真正应该关心的是众多中小微民营企业能不能挺过去。”许小年说。
如何救助受疫情影响而陷入困境的企业?许小年认为,财政政策仍有一定空间,通过缩减财政支出而不是提高赤字率来争取财政空间,在货币政策上,比政策宽松更重要的是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问题。建议此时要适当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提高监管效率,恢复或者重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
谈 经济影响
新冠肺炎最多影响中国经济两三个季度
新京报:疫情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的影响?
许小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
从短期来看,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非常大。现在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高于2003年的比重,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超过2003年SARS的冲击。
疫情给经济带来的间接影响不亚于直接的冲击。为了防控疫情的蔓延,必须实行严格的隔离,这会导致企业周转速度放慢,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链紧张。一些中小微民企的处境恐怕会变得艰难,有可能出现较大面积的中小微企业关门歇业,而中小微企业事关城镇百分之七八十的就业,不能掉以轻心。
疫情期间大家关心病毒的R0(传染率/治愈率)到底大于1还是小于1,大于1的话就会继续扩散。经济中的“金融乘数”肯定大于1,而且大很多。企业A因周转不灵,不能支付供应商B的货款,企业B本来财务上是健康的,因为A的拖欠而资金紧张,不能还C的钱,雪球越滚越大,形成环环相扣的三角债。
从中长期来看,疫情不会像有些自媒体说的那样“给中国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现在民间官方齐心协力防控疫情,参考SARS的前例,新冠肺炎最多影响中国经济两三个季度,不会改变中长期的趋势,经济中长期的发展主要是由内在的基本面决定的。
对于经济增速下行不必过于紧张
新京报: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许小年: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在很长时间内会在中低位运行。
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因为工业化的红利吃完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工业化阶段,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需要资本积累,资本积累靠投资,强劲的投资拉动下,中国经济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大约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界,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快下降到6%~7%,表面看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实际情况是因为工业化已经完成,资本积累和投资高增长期结束了。
没有工业化时期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速下降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而且,即使经济增速只有“5”或者“6”,又有什么关系呢?依然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起码是最高的之一。因此,对于经济增速的下行不必过于紧张。
谈 中小企业
缩减政府其他开支而不是提高赤字率来救中小企业
新京报:疫情可能对今年全年GDP影响多大?
许小年:说实话,讨论疫情对GDP的影响没有太大的意义,那就是一个数字,我不怎么关心,真正应该关心的是众多中小微民营企业能不能挺过去。
新京报:如何救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民企?财政政策还有空间吗?
许小年:从表面看,除了中央政府,财政的余力不大,有些地方财政已经相当困难,甚至为发工资而发愁。有人说这是因为去年减税造成财政的紧张,其实减税而没有相应减少政府开支才是真正的原因。
新京报:为防范疫情冲击要扩大财政支出,很多人建议财政赤字率可以提高到3%,你怎么看?
许小年:我不赞同提高财政赤字率,因为赤字政策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政府债务一旦上去就下不来,长期积累会有债务危机的风险。在财政扩张上需要慎重考虑,相对于提高赤字率,更有效的办法是缩减政府其他开支。
建议为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减免或者缓征税费。在2003年“非典”时,政府曾经采取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帮助企业渡难关。比如当年5至9月,民航客运、旅游业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对饮食业、旅店业减征、免征或缓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对出租汽车司机免征个人所得税或降低征收定额等。那一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涉及多个行业。北京市还免征经营蔬菜的个体工商户的税收。
疫情使中长期改革、企业转型更加紧迫
新京报:你也提到了,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但疫情的冲击会加大这种下行压力。这种经济形势下,应该如何应对?
许小年:经济下行的短期压力确实比较大,除了政策性应急,中长期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比以前更加紧迫,企业的转型也更加紧迫。
从中长期看,我对中国经济还是有信心的。第一,经济形势越差,改革的希望越大,改革的力度也越大,很多改革都是被逼出来的。第二,从微观层面看,中国的民营企业生命力极强。在经济形势的倒逼下,很多民营企业确实都在想办法转型和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谈论研发、数字化、互联网,创新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现象令人鼓舞。
疫情冲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民企的生存环境,短期内政府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民企纾缓困难,长期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此外,政府能做的还有放松管制,依靠民间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尽快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尽快实现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谈 政策应对
比宽松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问题
新京报:疫情冲击下,一个共识是货币政策保持宽松,你怎么看?
许小年:货币政策应该也可以宽松,但更重要的是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问题。央行已决定2月3日向市场投放1.2万亿的流动性,这无疑会缓解因经济活动放缓而造成的资金紧张,支撑市场信心。但大水能不能流到中小企业的田里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个担忧?金融系统像人体一样,央行相当于心脏,大型国有为主的银行、保险公司相当于主动脉,中小金融机构是毛细血管。
我们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是“强干弱枝”,央行放水,大动脉向大企业输送流动性,但中小企业怎么办?现在我们发现,除了少数民营的之外,中小金融机构的行为、业务模式、客户和大银行严重趋同,只会做资产抵押的标准化产品或者很简单的消费贷,中小微企业没有多少资产能抵押,于是就发生融资难。互联网金融本来打开了一个新通道,在去年的监管风暴中一刀全切掉了,无法再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
说政府不关心中小企业融资是不公平的,问题是关心的方法出现了偏差,让主动脉去干毛细血管的活儿。国有大银行现在以非常低的利率,比如5%甚至更低给中小企业放贷。金融最基本的规律是收益和风险相匹配,中小企业的风险高,需要两位数的利率覆盖风险,否则没有办法核销坏账,也就不能持续经营。
更麻烦的是,国有银行的低利率把中型金融机构比如城商行的优质客户拉走了,并且挤压了城商行的净息差。为了弥补业务的损失,城商行只好走市场下沉的路,给那些高风险的企业贷款,这就又挤到了更小的金融机构如小贷公司。当大银行的小微贷资产出问题时,再去找毛细血管时发现,中小金融机构可能垮的垮、走的走。
金融体系应适当增强流动性
新京报:现在一些企业的资金流问题凸显。如何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问题?
许小年:恢复或者重建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毛细血管”,此时要放松管制。只要没有违反市场规则,企业都可以做。不能以有序竞争为由,这也管那也管,把企业和行业管死了。
具体到当下的问题,建议定向给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对于不能进入银行间市场的机构如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保理、租赁公司,拓宽它们的融资渠道,提高杠杆率上限。政府可以考虑补贴小微贷款的保险费,但最好不要贴息,以避免扰乱市场信号。
为助贷业务正名。助贷平台相当于大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二级承包商,这种业务信息成本低、效率高,可以有效地帮助大银行给小微企业放贷,起到毛细血管的作用。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作为迈入四十岁门槛的女性,我对肌肤护理用品的挑选越发重视。在这段期间,肌肤易...
repu微商此过程实为产品销售与情感交流交融,深化人际间的温暖与信赖,亦诠释了Re...
近期,经过试用,我发现数款性能卓越的纯补水面膜具有明显改善肤质的效能,呈现出嫩...
(曾玥)“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柯成兴认为,尽管短期...
敷用完毕后,肌肤水分得以充分补充,呈现出湿润且富有弹性的健康状态。经长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