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4 10:49:28 來源: 微商品牌网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4日电(常涛)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还在继续。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各城市的餐饮休闲、商超便利、文化娱乐、旅游出行等行业带来了巨大严峻挑战。而在全民“居家隔离”的背景下,外卖、电商、在线学习娱乐等需求被进一步刺激。
同时,疫情也对快递、外卖配送等触达服务方式提出了要求,作为生活服务场景的最后一环,此类服务方式增加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机会,增加了病毒传染的可能性。据媒体报道,截至2月1日24时,深圳出现了3例社区传播病例,其中一名是外卖员。
这时候,不少网友开始畅想:这要是有无人配送服务就好了,人在家中坐,“货”从天上来。那么,肺炎疫情下,各大公司酝酿多年的无人配送服务,会迎来大显身手的机会吗?
穿梭在电梯间的配送机器人 受访者供图
在疫情持续发酵下,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小区、村庄实行了“封闭管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不再被允许进入小区,这给他们的配送带来很大不便。
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基于此,有外卖平台提出了“无接触配送”,就是将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随后,该方式引起了更多企业跟进。目前,美团、京东、便利蜂、盒马、天猫、饿了么等企业都采取了“无接触配送”的方式。
不过有外卖骑手告诉中新经纬记者,“无接触配送”虽然减少了病毒传染的几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每一单完成的时长,还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有些小区门口没有地方可以存放外卖,我们只能等着。有些顾客身体不方便,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坚持戴着口罩下楼取餐,既不便利,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被传染的风险。”上述外卖骑手说。
在这种场景下,不少网友开始畅想:这要是有无人配送就好了,人在家中坐,“货从天上来”。
1月28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文章称,与2003年非典不同,步入2020年,外卖和电商早已是成熟的商业模式,隔离的意义不在培育用户线上下单的习惯,而是有望推动线下配送模式的变革。这种配送模式,就是无人配送。
无人配送并不是新词。早在2013年,亚马逊就提出了无人机送货计划,三年后其开发出的Prime Air送货无人机即送出了第一单。在中国,阿里、京东、苏宁、美团等平台也很早就提出了无人配送,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某公司研发的配送机器人 中新经纬 常涛摄
比如,据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日前透露,京东物流配送机器人已在国内二十多个城市落地运营,并在多地建立了智能配送站,开创了专门为配送机器人打造配送站的先河。京东物流无人机已在11个省内设立运营航线。目前无人机总配送已突破3.5万架次,总航程相当于绕地球四圈半。
饿了么2018年5月就宣布获准开辟了中国第一批无人机及时配送航线,将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苏宁金融研究院的文章认为,同传统物流配送相比,无人配送除了能免去疫情期间的人与人直接接触外,还有配送业务时效性增强、增进用户体验两方面优势。
那么,面对此次肺炎疫情,无人配送能否迎来大显身手的时机?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无人配送机器人已经在发挥作用。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了两台集成无人驾驶技术的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开障碍物、自主充电等功能,在医院中承担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降低了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着类似的尝试,机器人从病毒洁净区承载餐食或物资出发,自动前往各个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试图通过机器人自动化免接触配送的方式,阻断“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链条,减少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京东方面2月2日也回应中新经纬记者称,面对此次突发肺炎疫情,京东物流已经开始部署无人配送。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则从无人运输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肺炎疫情下的地面交通管制和配送到门受限,尤其是一些应急物资配送,确实给推进无人机配送带来机会。
杨达卿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面交通欠发达,加之受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影响,民生所需的物品等面临物流断流或配送延时等问题,需要小型无人机配送;二、由于交通管制和人员不足影响地面运输时效,需要一些大中型货运无人机解决中长途物资的运输;三、疫情重灾区短期内需要大量应急物资的运输和配送,区域内的运力和人力无法满足激增的应急物流需求,疫情重灾区需要高频次、规模化的站到站无人机配送保障。
上海有个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无人配送解决方案的机器人公司,该公司创始人赵明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在肺炎疫情下,用户在取货、送货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人们对配送的诉求,从关注配送效率,转移到了配送的安全性上。“无接触配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末端交付时用户取物的安全。但配送员在配送过程中,仍然要接触大量人群。无人配送是“无接触配送”方式的升级,也将成为未来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另外,无人配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人远离生活中的高危场景。“比如返工后,写字楼会成为城市人流最密集的场所之一,电梯狭小的空间更容易聚集病毒,带来二次污染。无人配送机器人可以无触碰呼叫电梯,自主搭乘将包裹送给用户。避免配送人员、用户在上下楼取送物品过程中的交叉感染。”赵明说。
配送机器人在通过闸机 中新经纬 常涛摄
不过,如同此前无人配送无法大规模普及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未来无人配送发挥功效仍需要解决一些痛点。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目前各种应用场景的无人配送,依然面临一定程度上的技术局限性,另外就是商业模式上的制约。“不少平台做无人配送完全是拿来主义,能造出一些产品当噱头,但没法解决成本问题,包括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而且配送时效性不一定比人工强。”
赵明表示,进入到各个场景后,无人化配送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做适配与磨合。此外,智能配送机器人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大规模落地和应用,关键在于人机共存环境下,保证机器人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杨达卿则认为,无人机配送市场的发展需要市场基础、政策法规、技术保障、人才支撑四个基本方面。
杨达卿表示,目前看中国无人机配送的市场需求已经普遍存在,技术保障也基本成熟,商业模式方面也不存在问题。但依然面临一些制约因素,首先是政策法规的因素,无人机配送实际落地仍面临空域管制等难题,这也主要是考虑到安全因素,中国是人口高密度国家,在一二线城市开展无人机配送都面临公众安全问题,因此在城市推进无人机配送不能冒进急行。其次是无人机配送相关人力支撑短板,无人机专业操作人员培养和从业规范等还在探索阶段。
“当前疫情带来交通管制的特殊时期,在湖北等疫情重灾区,可以探索一些试点,针对站到站的配送探索采用无人机配送,及无人机配送应急救援物资。”杨达卿说。(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作为迈入四十岁门槛的女性,我对肌肤护理用品的挑选越发重视。在这段期间,肌肤易...
repu微商此过程实为产品销售与情感交流交融,深化人际间的温暖与信赖,亦诠释了Re...
近期,经过试用,我发现数款性能卓越的纯补水面膜具有明显改善肤质的效能,呈现出嫩...
(曾玥)“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柯成兴认为,尽管短期...
敷用完毕后,肌肤水分得以充分补充,呈现出湿润且富有弹性的健康状态。经长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