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20:17:28 來源: 微商品牌网
中新网西宁3月17日电 题:“菜篮子”工程建设助柴达木盆地种植户鼓起“钱袋子”
作者 孙睿 史玉萍 段亚慧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柴达木盆地处处可以看到赶农时、忙生产的忙碌身影。
“李技术员、周技术员,您们给看看,我这棚黄瓜苗叶子咋都黄了?”
“老李,这是低温和土壤盐碱的表现,黄瓜大棚温度要保持在二十度左右,尽量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适当减少化肥使用量,这样下来黄瓜叶子慢慢就会正常了。”……
日前,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蔬菜开发办公室技术员李永忠邀请格尔木垦盛园艺场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技术员周金玉和记者一同来到格尔木市最大的蔬菜种植、供应基地——园艺场,还走访了种植户李令柱的蔬菜大棚。
昆仑山下的格尔木地处青海省海西州的柴达木盆地腹地,柴达木盆地虽然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但干旱少雨的人居环境与中国“聚宝盆”的称号相去甚远。当地人说,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上种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娃还难。
今年50岁的李令柱,和丈夫在格尔木市种植大棚蔬菜20余年,两人最初承包了4个大棚,前几年把其中两个棚出租,现在经营着两个大棚。
“刚开始种植蔬菜,只想着补贴点家用。近几年,随着国家‘菜篮子’工程建设和一件件政策的出台,蔬菜种植给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让我种植蔬菜的信心更足了。”李令柱说,去年,李令柱家仅两个蔬菜大棚就收入了十几万元。
走进李令柱的蔬菜大棚里,只见一排排挂满枝头的西红柿和长满毛刺的小黄瓜,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看到两名技术员的到来,李令柱的丈夫连忙把周金玉拉到黄瓜苗前,急切地询问起来。而戴着口罩的李永忠则《致广大菜农的一封信》递到李令柱的手上,为她讲解今年国家出台的农业新政策。
“菜篮子”建设离不开政策支持,种植户更离不开技术指导。“我们这几年种植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都是蔬菜办派技术员下来给我们讲解。赶上疫情特殊时期,我们正在为菜苗生长中的虫害难题发愁,正好他们把技术送到温室里来了,就是'及时雨'。我们的难题解决了,蔬菜产量也增加了。”说起技术员对他们的帮助,李令柱感动地说道。
周金玉从事蔬菜技术研究20多年,赶上每年三月份蔬菜生长旺季,她基本上天天呆在温室大棚里,为种植户指导病虫害防治技术,帮助种植户增收。
周金玉告诉记者:“每年春节过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正是蔬菜生长期,但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防治又成了种植户的心病。由于缺乏技术,往往病虫害防治跟不上,这样就会影响蔬菜后期的生长,影响到一年的收入,给种植户带来损失。”
为了做好疫情期间蔬菜生产供应,格尔木市蔬菜开发办公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蔬菜复种生产,督促指导各蔬菜生产基地和种植户加紧修缮闲置温室,加快蔬菜复种,并组建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小组,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全力做好疫情期间的蔬菜生产和供应。
据摸底调查显示,今年3月,格尔木市可上市蔬菜为27.22万公斤,其中,瓜菜类3.21万公斤、叶菜类15.59万公斤、茄果类蔬菜5.58万公斤,随着温度回升,进入4月,全市蔬菜产量和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丰富市民的“菜篮子”、“饭桌子”。
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038亩,日光节能温室大棚4303栋,仅园艺场蔬菜种植基种的植蔬菜面积多达1746亩、温室大棚3410栋,蔬菜瓜果品种达30多种。
李永忠说,近年来,格尔木市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培育蔬菜、瓜果新品种,引导种植户拓宽增收渠道,既丰富了市民“菜篮子”,又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完)
作为迈入四十岁门槛的女性,我对肌肤护理用品的挑选越发重视。在这段期间,肌肤易...
repu微商此过程实为产品销售与情感交流交融,深化人际间的温暖与信赖,亦诠释了Re...
近期,经过试用,我发现数款性能卓越的纯补水面膜具有明显改善肤质的效能,呈现出嫩...
(曾玥)“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柯成兴认为,尽管短期...
敷用完毕后,肌肤水分得以充分补充,呈现出湿润且富有弹性的健康状态。经长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