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5 00:53:43 來源: 147小编
(来源:健康天津和平)
原标题:【健康指南】什么是残疾预防?
从出生到年老
残疾风险陪同生命每一个阶段
预防残疾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什么是残疾预防?
我们身边的主要致残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是可防可控的?
今天,一起进入
残疾预防系列知识讲堂第一期
【残疾预防概述】
↓↓↓
1.什么是残疾预防?
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接纳有效步伐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酿成为残障。
2.我们身边的主要致残原因有哪些?
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三大类:一是遗传和发育因素;二是环境和行为因素;三是伤害与疾病因素。这三类因素交叉作用,造成残疾。
残疾分为先天性残疾和后天性残疾。导致先天性残疾的常见原因有近亲婚育,遗传因素,子宫内发育缺陷,父母吸毒、吸烟、嗜酒等不良行为,妊娠期患某些疾病、服用不妥药物,生产中胎儿缺氧、损伤等。后天性残疾也称获得性残疾,导致后天性残疾的因素主要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麻疹、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意外伤害导致残疾,如交通事故、工伤、辐射和其他伤害。
3.为什么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是可防可控的?
疾病和伤害可以预防,残疾同样可以预防,康复可以减轻残疾水平。人类虽然不可制止的要发生残疾,但可以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利用现有的技术就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到控制或使其延迟发生。
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后,已使可致残的四种感染性疾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减少了这些疾病所导致的残疾在儿童中的发生率;我国也在不停减少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导致的残疾;提倡优生优育,可以减少先天残疾的发生;脑卒中患者通过早期康复,90%能够到达生活自理,制止或减轻残疾水平;脑瘫儿童如能早期干预,半数患儿可显著改善功能;开展康复医疗,加强二级和三级预防工作,也能使大量残疾人得到差别水平的康复,减轻残疾造成的功能障碍。因此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是可控可防的,时间也证明这一点。
4.为什么强调要建立非致残环境?
强调要建立一个“非致残环境”,这是预防残疾的重要问题。“极度贫困环境”是一个致残环境。贫困和残疾不分先后,就像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一样古老而且难以回答。贫困不但是残疾易造成的结果,也是促发残疾的原因。资助贫困地区脱贫,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文化教育和生活、卫生水平,将大大有助于预防残疾。
“高危工作环境”是造成职业性残疾的重要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粉尘引起的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手工重复操纵或重力负荷引起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或工伤等。因此,要引导生产企业建立规范、宁静的生产环境和流程,减少职业性疾病的发生。
“高压心理环境”是造成心理、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恒久学习或工作在高压的环境下,精神得不到放松,是诱发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学生、办公室人员等进行心理疏导,防止出现心理问题。
5.什么是三级残疾预防?
目前国际和我国对残疾都接纳了三级预防措施。
第一级预防是有效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即让人们不抱病,不受到伤害。需要通过免疫接种、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宁静防护等步伐得以实现。
第二级预防是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残疾,即一旦患病,也不要导致残疾。需要通过早起筛查、定期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步伐得以实现。
第三级预防是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即就算残疾了,也要想方设法不要造成障碍或减轻障碍。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适当的护理等步伐得以实现。
6.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
每一个宝宝的出生,都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但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陈诉(2012)》统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以全国年出生数1600万计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约40%的出生缺陷儿童会发展为终身残疾。那么,孕期如何预防出生缺陷呢?
(1)孕期有很多手段可对出生缺陷进行预防,如通过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可以制止很多致死、致残性出生缺陷儿的出生,这些预防步伐统称为二级预防。
(2)孕妇定期做检查非常重要。怀孕期间,孕妇需要定期做很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怀孕时存在的异常。如每次丈量血压、腹围,每个月需要检查血通例和尿通例等,这就是孕期的通例检查。
(3)产前筛查。产前筛查主要包罗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唐氏综合征筛查和超声产前筛查。为了发现胎儿是否存在严重致死、致残性先天缺陷等,这些筛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只有符合要求的部门助产机构才气开展这些服务,准妈妈们在孕期接受这些服务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医院。
7.疾病致残防控
目前我国血管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在一些大都会,三四十岁的患者已成为心血管病的主流人群。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只要改变生活习惯,可减80%的心血管病的发生。
(1)控制饮食。每顿吃七八分饱,勿暴饮暴食,制止高脂肪、高盐饮食,减少心脏负担。提倡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2)体育锻炼。运动时间每周至少三次,每次约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健步走、家务劳动、太极拳等。
(3)戒烟。吸烟可以严重损害血管,影响整个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曾发生过心血管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
(4)控制血压。控制血压,对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普通人,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冠心病的患者,血压一般应该控制130/85mmHg以下,可减少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生。
(5)控制体重。将体质指数保持在24kg/m2以下,男性腰围保持在90cm以下,女性腰围保持在85cm以下。养成定期测量体重的习惯,每周早上排便后丈量体重,一旦发现体重凌驾适宜范围,及时开始控制饮食,开展锻炼。
(6)降低血脂。血脂过高者,除在饮食上注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和食用油外,还应该服用降脂药物,如辛伐他丁等(具体情况需遵医嘱)。
(7)控制血糖。正凡人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连续性高血糖引起代谢性紊乱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控制欠好可以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有糖尿病或者血糖过高的心血管病患者,血糖控制同样不容忽视。
(8)阿司匹林。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阿司匹林。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恒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生。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使30%的存活患者进行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恢复率仅为5%左右。是否选择积极康复,决定了脑卒中后是否残疾及残疾的水平
8.伤害致残防控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但是由于儿童的身体处于发展和发育阶段,协调性较差,反应时间也较成人慢,容易在运动中受到损伤,团体运动更是难免许多身体碰撞导致运动损伤。
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包罗技术动作错误、运动前准备活动不敷、疲劳状态下运动、园地或器材状况差、在对抗运动中受伤、自身身体素质差、运动时掩护不力等。一部门运动伤害的发生,是因为运动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造成的。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包罗运动园地、运动器械、运动设施、毗邻环境等,因此,包管宁静是运动锻炼的底线。
(1)运动前要先热身。在运动前做些准备活动,热热身,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让身体更适应即将来临的运动。不热身或热身不充实,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2)使用适当的运动防护用具。如在滑冰时佩戴头盔、护肘、护膝;在踢足球时佩戴护腿板;在骑行越野自行车时佩戴头盔等。请注意,佩戴的防护设备一定要巨细合适,根据使用说明正确佩戴,否则无法发挥掩护作用。
(3)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运动不强,不带病运动,不疲劳运动。儿童、青少年切记,不要进行无畏的实验,如单双杠等需要一定技术基础的运动,不要强冒险,不要轻易实验有难度的动作。生病、疲劳状态下应主动休息,停止运动。
(4)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运动时应穿适合自己身材巨细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在身上携带钥匙等尖锐、坚硬的物体和饰品。如果条件允许,平时戴眼镜者,运动时应换上运动眼镜。
(5)提前学会一些急救技能。常见的运动伤包罗扭伤、脱臼、出血、骨折等。平时应主动学习一些针对这些伤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在自己或他人受伤时,第一时间给予正确救治。
转载于:太仓残联返回搜狐,检察更多
责任编辑:
作为迈入四十岁门槛的女性,我对肌肤护理用品的挑选越发重视。在这段期间,肌肤易...
repu微商此过程实为产品销售与情感交流交融,深化人际间的温暖与信赖,亦诠释了Re...
近期,经过试用,我发现数款性能卓越的纯补水面膜具有明显改善肤质的效能,呈现出嫩...
(曾玥)“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柯成兴认为,尽管短期...
敷用完毕后,肌肤水分得以充分补充,呈现出湿润且富有弹性的健康状态。经长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