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9:33:43 來源: 微商网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 NJU核真录,作者:罗昊 陈俊沂 吴若薇 安迪 徐安然,中服网经授权转载。
近日,韩国吃播博主Hamzy在YouTube回复网友评论:“我认为泡菜或者包饭当然是我们国家的食物,因为这个而引起争论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泡菜的归属问题引发了国内网友对Hamzy的愤怒抵制。
事实上,除了“泡菜之争”,近年有关中韩传统文化的争议不断出现,如由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引起的“中韩端午之争”、韩国“中医申遗”事件等。在这些话题的相关报道中,存在着大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模糊概念、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屡次引起纷争。
中韩两国网友关于汉服和韩服起源的争论便是最近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
此前,于正发微博称其旗下某艺人所穿的服装为“明朝汉服”,并非韩国网友认为的“韩服”,他接着在Instagram发文称“韩国在明朝时就是中国的属国!服装是沿用明朝的!”,将汉服韩服之争推上了中韩两国的热搜。此后,微博博主 七百里加急递煎饼发布的一篇有关韩服抄袭汉服的博文称“韩国人偷汉服可能是他们政府带的头”,再度引起热议。
韩国政府是否存在“带头偷汉服”的行为?韩国社交网络上有关“汉服韩服之争”的舆论如何?汉服和韩服究竟有什么关系?本期核真录将对此进行核查和梳理。
一、韩国为了赚钱偷我们各个朝代的衣服?
该说法不严谨
中韩两国的历史和文化问题常常在网上引发很大的争议,在这类信息的传播和发酵过程中,一些自媒体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1月15日,微博博主“七百里加急递煎饼”搬运了豆瓣帖子称,“韩国最近偷我们各个朝代的汉服,原因可能是为了赚钱…”。在评论区,不少网友对此“义愤填膺”,表达了对韩国的嘲讽。
这则微博所述内容的真实性如何?从传播路径上看,该微博截图了豆瓣“鹅组”的讨论帖,而其截图的“鹅组”帖子又转载了豆瓣“七组”的讨论帖。那么,在最初的贴子中,作者通过对疑似韩国推广韩服的政府官方机构hackr.official(한복진흥센터)近期与之前的复原服装进行对比,证明其近期复原的服装样式参考了我国唐代的捣练图。
从信源上看,这篇帖子最主要的引用内容来自Facebook账号“한복진흥센터”(韩服推进中心),作者认为这一机构是“疑似韩国推广韩服的政府官方机构”。核真录记者在Facebook上找到了该账号,账号简介中写道:弘扬五千年历史的韩服的价值……我们推广韩服文化。该账号链接到了网站hanbokcenter.kr——韩国工艺设计基金会韩服振兴中心。这个网站的业务介绍为:“本中心是文化、体育和旅游部的公立机构。为了恢复传统文化的中心韩服的独特性,支持韩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趋势而提高竞争力而成立。”
核真录记者检索后发现,韩国工艺设计基金会确为韩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下属基金会,并于2019年4月被指定为“公共设计促进机构”。因此,可以推断Facebook账号“韩服推进中心”具有明显的官方性质。
那么,这则微博中列举了哪些证据,是如何得出“韩国偷汉服”的结论的呢?我们将该篇帖子中的关键性事实整理并核实如下。
1
“韩国偷我们各个朝代的汉服”,原因是为了赚钱,可能是他们政府带的头。
核查
上述网页显示,韩服文化周等活动具有商业性质,目的是以地区为中心,推广韩服文化政策,带动基础产业振兴。“赚钱”确实是该机构的目的之一,但并不能被认为是***目的。
2
“这种密集褶子国内外都没有文物,是国内汉服商家“朝露之城”的自创做法,用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时装的风琴褶,裁缝也不需要手工打褶子。上衣从形制到花纹排列毫无韩风,完全是中国的交领。由此推断,韩国人照搬汉服商家的改良。”
核查
朝露之城全名“朝露之城汉服工作室”,是一家经营超过十年的淘宝网店,主营襦裙,唐风浓郁。与所提及风琴褶相关的商品是售价128元的“风琴褶衬裙”以及“汉服齐胸襦裙衬裙”。这一推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仅凭相似性就下“抄袭”的论断。
3
“韩国人在用我们的文物文献给他们的假服装变迁史背书。从而说明韩服跟某个朝代的汉服接近是正常的,光明正大地抄袭。”
核查
从这些韩服变迁图可以看出,韩服的形制一直受到中国各朝代服饰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是抄袭,称“韩国人在用我们的文物给他们的服装变迁史背书”强加了因果,在逻辑上是诡辩的。
这则微博在民族文化争端这类议题之中具有典型性,它所展示的信息大部分是“事实”,但是强加了推论和因果,从而得出不严谨的结论。核真录记者认为,在关注此类信息时,要尤其注意辨别它的因果逻辑,以避免被误导和引导情绪。
二、韩服争议下,
是什么刺痛了韩国人的神经?
核真录记者搜索了韩网上关于汉服与韩服的争议,发现在部分中国网友为“韩国偷了汉服”义愤填膺之时,不少韩国网友对中国对韩服的“窃取”行为也表示质疑和愤怒。如在爱奇艺出品的电视剧《少主且慢行》中,表演者穿戴韩服的场面多次出现,且只有扮演仕女角色的演员才穿韩服。这让韩国网友怀疑该作品的服饰安排是否包含了使韩服作为中国的文化附属品出现的意图。
韩国网友的留言中,“东北工程”是一个被频频提及的词,他们担心“韩服也要被东北工程了”。东北工程是什么?它为什么反复出现在中韩文化争议的讨论中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显示,“东北工程”全称为“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于2002年启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项目。该项目历时5年,主要研究古代中国疆域理论、东北地方史和民族史、古朝鲜、高句丽和渤海史、中朝关系史等,以促进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进一步维护东北边疆地区的稳定。
韩方与中方之间在东北项目上的矛盾产生已久,其冲突点在于对于“高句丽”这一历史政权的划属。“高句丽”是在四世纪时位于现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区的区域政体。对于“高句丽”该归于哪国历史中的讨论在中韩学界引发争议:东北工程中主张“高句丽与当前朝鲜、韩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高句丽属于中国古代地方民族政权”;而韩方则认为高句丽是朝鲜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即主张高句丽应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不是被当作地方政权来看待。
“韩服东北工程”的提出表示了韩民族对于韩服被中国化的担忧,他们担心中国会像抢夺高句丽一样,将韩服的传统强归于中国汉服的分类下。
从SNS到青瓦台:韩国网民的反击
对于“韩服属于中国传统服饰”论调的担忧,使得韩国网友在SNS上发起了Korea-hanbok-challenge(韩服挑战活动),他们在韩服的照片上贴上了“#한복챌린지(韩服挑战)”和“#Korea_hanbok_challenge”等标签,以此来传播“韩服是韩国传统服装”的信息。
作为回应,中国网民争辩说,“韩服起源于中国明代服饰”,认为“韩国不应该剽窃中国文化”,并用同样的标签回击。
2020年11月6日,韩国青瓦台主页上出现了这样一条请愿:“请向公众介绍中国的东北工程,并在中国积极宣传我国的历史和文化青瓦台请愿”。截至11月28日零点,这项请愿获得了9052名群众的支持。
文在寅总统上台后,青瓦台主页上设立有“国民沟通平台”来加强国民和政府间的交流共通。国民可就议题在平台上请愿,如果在30天内20万人以上同意某项请愿,就可以在30天内得到长官和首席秘书官在内的政府负责人的正式对于请愿的正式答复。此前,促进韩国堕胎合法化、推进米兔运动等运动在初期都是借由在发起青瓦台请愿的方式开展起来的。
在该条请愿内容中,请愿者首先表示出对中国人“韩国是中国属国”,“韩国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制品”论调的反对。认为中国在“tiktok”和“youtube”上频频将韩国文化当作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介绍的行为包含政治宣传的意图,让他们联想到中国曾经推行的歪曲高句丽历史史实的东北工程政策。所以他们请愿政府:第一,将中国的东北工程政策如实告知国民。第二,希望政府积极支持韩国文化和历史在全世界的传播。第三,需要政府亲自表明立场、抗议中国东北工程政策,以维护韩国传统文化、纠正错误历史。
这条请愿的同意人数离目标人数差距还很悬殊,但是在韩网上出现的各类文章中,对于该请愿的内容标题是清一色的支持,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韩国网民为此发声。可见该文章表达的观点是受到大部分韩国网民认可的。
不论是东北工程,还是SNS上的转发活动,抑或是青瓦台的请愿,其实都能让我们窥见,中韩两国的文化争议背后,可能存在着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教育差异。
三、韩服演变之路
中韩网友都认为对方要把自己的传统服饰“占为己有”,那么,汉服和韩服的关系究竟如何?韩服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服饰的影响?又是如何变迁的呢?
核真录记者在梳理资料和采访相关专家的基础上,绘制了韩服受中国影响的变迁图。
(来源:参考资料4、5、6)
概括来说,韩服在历史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明代之后,走上了个性化发展的道路。
韩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韩国的三国时期(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由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占据辽东和朝鲜半岛)。从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服装样式为上窄下宽、头戴帽、腰系带,这种服装结构被称为“二重结构”,受到当时中国北方游牧部落的影响。女性穿着长裙(chima)并用细带(daenim)绑在腰间,男性则是长袖搭配宽大的长裤。
到了新罗时期,由于与唐朝交往密切,韩服受到了唐代服饰的影响。当时的女性开始穿着襦裙,而男性则穿着倒“T”形长至膝盖的上衣和宽体裤。
13世纪初,统一的新罗王朝结束,高丽王朝受蒙古帝国的剥削,其服饰受到了元朝服饰的影响。高丽正式的***和平民服装改为元朝的服装制度。但这一时期的韩服仍然保留了三国时期的一些特征:短上衣的左边仍然是封闭的,穿在长裤或长裙外面,长裙被抬高到腰部以上,用长长的腰带系在胸前,这也是如今长裙的穿着方法。
李氏朝鲜国时期,韩国变成了明朝的附属国,展开了全方位的汉化,其服饰穿着已经和明朝汉服的服饰穿着基本一样。清朝取代明朝之后,朝鲜依旧保留了明朝的服装。
韩服真正开始个性发展是从朝鲜时期中期(明清之交)开始的,女式韩服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至此,韩服最终定型并流传下来。
在韩服的演变过程中,明朝服制对其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流传至今的韩服大体形成于朝鲜李氏王朝,对应于中国的明朝时期。建立朝鲜的李成桂奉“明”正朔,向明朝称臣。他将朝鲜纳入了明朝的朝贡体系,在文化上推行“华制”。在“一遵华制”的前提下,朝鲜引入明代的服饰制度,希望改进或取代本国的“国俗”。
冕服是中国服制体系内***象征性的礼服。1395年(洪武28年)李成桂“服冕服,亲祼酌献”。此时李成桂的穿着,沿用了明代对高丽王朝所颁赐的冕服。
然而,虽然朝鲜统治者竭力推行“华制”,但由于“国俗”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华制”并不现实。
朝鲜世宗代编写《五礼》。在《五礼》序中,说“取本朝已行典故,兼取唐、宋旧禮及中朝之制”,表明朝鲜服饰在明朝服饰的基础上,杂采了“国俗”和唐宋风格。
1644年明亡,赐服断绝,没有了正宗的明朝服饰作准绳,朝鲜官方服饰走上了自行演变的道路。冕服大带变化多次、中单由氅衣代替,绶质改为国俗乡织。而在常服体系中,英祖10年(1734),将文武官员胸背上所绣的动物进行修改,文官堂上(三品以上)云鹤胸背,堂下白鹇胸背。高宗8年(1871)则规定,文臣堂上双鹤,堂下单鹤,武官堂上双虎,堂下单虎。
结语
在本次有关韩服的文化争议中,首先,韩国官方为赚钱带头偷汉服的说法不成立,在事实间强加了推论和因果,起到了煽动情绪的作用。关于韩服和汉服的关系,经文献查阅和采访,我们认为,韩服并非独立发展,它受到传统儒学的辐射和汉服的巨大影响,韩服所体现的恰是儒学的“礼制”思想。但另一层面,韩服在应用、发展的过程中,也的确进行了某些体现“国俗”的改编。针对二者的关系,很难认定韩服完全就是汉服,或韩服完全是韩国的传统服饰。
与此次争论类似,近年来中韩两国社交网络上有许多次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甚至是“骂战”。核真录记者认为,对于普通个体来说,或许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甄别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在参与讨论此类事件时,需要尽量警惕部分媒体的煽动和极端情绪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也需要站在科学认识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
作为迈入四十岁门槛的女性,我对肌肤护理用品的挑选越发重视。在这段期间,肌肤易...
repu微商此过程实为产品销售与情感交流交融,深化人际间的温暖与信赖,亦诠释了Re...
近期,经过试用,我发现数款性能卓越的纯补水面膜具有明显改善肤质的效能,呈现出嫩...
(曾玥)“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柯成兴认为,尽管短期...
敷用完毕后,肌肤水分得以充分补充,呈现出湿润且富有弹性的健康状态。经长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