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8 19:15:38 來源: 微商网
原标题:职教“订单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最近,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老师们正“动足脑筋”——原来,一家投资数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发来紧急“人才订单”,随着技术能级提升,企业需要183名一线高技术人员,希望每一个都是化工、机电两手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如今,学校已经制定连续三届的“订单班”培养计划,首届32人报名火爆。如何更好地设置课程,真正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毕业生,学校有点“压力”了。
当前,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培养一线高技术人才,成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底气之一。
专业落子布局,按需做加减法
铺开中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地图”细看,数字惊人。
我国职业教育每年在校生2900万人,培训各类技术技能人才200多万人。从中职到高职,各类专业已达1000多个,覆盖所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岗位。
聚焦上海,来自市教委的数据——本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81所(职校24所,中专50所,技校7所)。每年招生3.3万人左右,在校生约10万人。最新统计显示,除艺体类学校,中职共有123个专业521个专业点,逐步建立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专业点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4%、19.9%、78.7%,基本符合上海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要求。
在高职领域,截至目前,上海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21所。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约13万人。在专业层面,与“上海服务”对应的学前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占全部专业点数比例约为49%;与“上海制造”对应的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占全部专业点数比例约为21%;与“上海文化”对应的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等占全部专业点数比例约为22%;与“上海购物”对应的电子商务、会展策划与管理等,占全部专业点数比例约为8%。
数据显示,本市已成立10个行业、16个区域职教集团,共有成员单位800多家,学校为企业培训职工约30万人次,职教集团实施“订单培养”近万人,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4万余人次。
如此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对其发展规模与结构等一系列重要设计大框架下,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进一步融合。
去年,本市对标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梳理人工智能、财政金融、航空制造、创意设计等18个行业155个人才需求紧缺岗位,开展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下转◆4版
(上接第1版)与此同时,专业布局中的加减法也做得更坚定。上海支持相关应用型本科开设人工智能、大飞机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相关专业。针对已有专业设置但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如学前教育、养老护理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通过新增专业点、扩大培养规模、加强在职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力度和规模。中高职院校不再新增金融类专业,现有专业逐步调整关闭;关闭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仪表安装等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的专业。仅去年一年,中高职院校调整或关闭了10%近150个专业点。
聚焦智能时代,锻造新的价值
此前一场全国性专项职业技能大赛上,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比赛设备全部由业内生产厂家免费提供,赞助方格外积极踊跃。一家跨国企业负责人坦言,“当前机械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紧缺,有些地方设备卖出去,却没人会操作。支持职业教育,也是自身长远利益。”
随着技术能级提升,以“智能制造”为目标的产业转型进程中,并非简单以工业机器人代替劳动力。在降低低端劳动者需求的同时,恰恰赋予一线生产者更高的技术技能要求,以及更高的劳动价值。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上海职业教育,如何接招?
去年起,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开出了“人工智能”专业。“我们的人工智能,专业方向是服务,”面对疑惑,校长李小华道出自己的想法,“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技术,将落地到生活的各个应用场景中,智慧旅游、家电家居,甚至图书馆、超市,包罗万象,这些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保障,我们的传统优势专业可以紧密结合。”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是战略性技术,它将渗透到每一个行业,甚至可能在几年内改变、颠覆、取代现在的很多岗位。学校的专业布局调整优化要注重新旧动能转换,打破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推动跨专业融合发展。
如今,李校长的思考,正一步步付诸实践。不久前,学校与企业共建教育部VR重点实验室,在工业机器人技术教育领域,与企业及大型创新基金的合作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应产业之变而变,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下,找到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路径,成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现代职业教育新的定位与价值所在。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需求,我们打破了原有院系间的墙,”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秀英介绍,校内两个“王牌学院”电子技术与工程、通讯信息工程融合起来,开出了新的专业群——智能服务与管理,希望培养出跨界能力较强的学生。中德工程学院、机械能源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大飞机相关人才——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订单培养的“大飞机班”,已有了两届学生,每班40人,专攻飞机机械及电子维修。
值得一提的是,在订单班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师资融合,一方面,上飞关于飞机制造维修的标准,直接进课堂;同时,开班一年半以来,学校老师分批去企业,直接挂职。“这个班太热门了,我们都是优中选优,学生选拔比例高达3:1。”杨秀英说。
吸引顶尖人才,蕴养大国工匠
三个月前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实现奖牌“大丰收”。其中,上海选手在“车身修理”和“花艺”两个项目上的金牌获得者徐澳门、陆亦炜,分别与该项目上届冠军来自同一所学校——杨浦职业技术学校,以及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培养出一位又一位金牌选手,建立项目优势……这其中熠熠生辉的,是上海职教培育更多青年顶尖人才、蕴养大国工匠的初心。
业内专家指出,全球来看,支撑产业发展的动能转换,离不开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培养更多具有学习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具有远大志向的青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
在学校个体实践之外,本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整体提升高技术人才培养的水平线。
一条时间脉络展示分明:2010年,本市开启中高职贯通试点,之后不断扩大试点;四年后,中本贯通试点迈出第一步……近年来,上海职业教育“立交桥”越来越宽,已初步形成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纵向完整的培养体系。
今年,上海首次新增两所“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震旦职业技术学院是其中之一,招生专业为护理和会计。“护理,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专业,这次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共招生68人,”副院长乔刚说,上海对护理人才的规格将不断上移,护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起始于大专及以上,中专学历显然不能满足上海城市向高端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护理行业发展趋势、适应工作变化、具有一专多能的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一种趋势。据悉,这一学制下的护理专业学生,将按照医院各专科进行多个科目的轮岗实训,同时将强化外语能力教学,参加国际专业资质考核。
作为迈入四十岁门槛的女性,我对肌肤护理用品的挑选越发重视。在这段期间,肌肤易...
repu微商此过程实为产品销售与情感交流交融,深化人际间的温暖与信赖,亦诠释了Re...
近期,经过试用,我发现数款性能卓越的纯补水面膜具有明显改善肤质的效能,呈现出嫩...
(曾玥)“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柯成兴认为,尽管短期...
敷用完毕后,肌肤水分得以充分补充,呈现出湿润且富有弹性的健康状态。经长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