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品牌网手機版 推广

中国唯一水族自治县脱贫记:“七小庭院经济”盘活土地拓增收

2020-03-22 08:43:22 來源: 微商品牌网 作者:青鸾传媒

  

  中新网贵州三都3月21日电 题:中国唯一水族自治县三都县脱贫记:“七小庭院经济”盘活土地拓增收Kfw微商品牌网

  记者刘鹏Kfw微商品牌网

  3月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石板村,村民潘东凤没有再外出打工,而是在自家房前屋后的土地上忙碌。Kfw微商品牌网

  “以前房前屋后的这些零散土地上,种了些花花草草,只是为了好看。”潘东凤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成立了村级合作社,将土地流转统一管理,规模化发展上千亩南板蓝根产业,平时村民们就在基地上班,闲时便在家门口的闲置土地上种一些经济作物,搞一些林下养鸡,还可以赚一些“外快”。潘东凤此时正在重新翻土,准备种植花椒和蘑菇。Kfw微商品牌网

  地处滇黔桂石漠化治理片区,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都县),近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正式告别千年贫困历史。Kfw微商品牌网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是三都县成功脱贫摘帽的一个重要‘法宝’。”三都县委书记朱奉余表示,在做强农业产业的同时,三都县注重开发和整合当地零散、破碎的土地资源,探索出利用房前屋后和田边地角等闲置土地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发展小菜园、小茶园、小果园、小药园、小田园、小作坊、小养殖的“七小庭院经济”模式。Kfw微商品牌网

图为贵州三都县“家门口”的马尾绣作坊。 刘鹏 摄图为贵州三都县“家门口”的马尾绣作坊。 刘鹏 摄

  “七小庭院经济”被当地村民们形象地称为脱贫攻坚“七小福”。Kfw微商品牌网

  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村民韦正清没想到的是,原本在家门口随便种上的折耳根却让他每年多了2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Kfw微商品牌网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是云贵地区一种特色食物。“我们这里有种折耳根的习惯,以前都是自家吃,也因为身处大山交通不便,很少有人把折耳根拿去卖。”韦正清说。Kfw微商品牌网

  近年来,怎雷村的交通有了极大改善,加之村里成立了村级合作社,产业发展逐渐实现规模化,韦正清自家的折耳根也搭上了“顺风车”。“以前种的折耳根没地方卖,现在通过合作社牵线搭桥,收购的商家都找上门了,在家门口就能把折耳根卖到中国各地。”韦正清笑着说,零散的种植现在有了规模,生活也越来越好了。Kfw微商品牌网

  目前,该村每家每户利用闲置土地种植葡萄、花椒、钩藤、折耳根,还养殖起田鱼、土蜂等,庭院经济“七小福”越做越大,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Kfw微商品牌网

  朱奉余介绍,目前三都县共发展小田园2000亩、小菜园2900亩、小果果园7300亩、小药园3800亩、小茶园4600亩、小作坊144家,覆盖贫困户4万余人。Kfw微商品牌网

  朱奉余告诉记者,庭院经济的优势在于不仅能整合、盘活土地,更是开发农业土特产资源、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它将传统农业“化零为整”,将农民“变农为商”,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庭院经济中的“小作坊”模式,能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Kfw微商品牌网

  马尾绣是水族传统工艺。三都县首批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韦应丽告诉记者,过去水族同胞绣出来的马尾绣几乎都是用于自家的衣服、背带、童帽、荷包等上,属于生活用品。近年来,三都县把它作为庭院经济来发展,通过优化调整形成规模产业,既传承弘扬了水族文化,又打造出新的特色旅游工艺品,更成为水族同胞致富的特色产业。Kfw微商品牌网

  目前,韦应丽成立了马尾绣发展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家门口办起了“小作坊”,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在此就业的村民有2000余人次。“绣娘”们靠马尾绣技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Kfw微商品牌网

  三都县县长杨显龙表示,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三都“七小庭院经济”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传统庭院种植规模分散、结构不优、管理不便、产销脱节等难题。2019年,三都县“七小庭院经济”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中国脱贫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完)Kfw微商品牌网

【编辑:陈海峰】

上一篇: 卫生洁具出口退税率提高 “中国瓷都”将年增3900万元利润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5016134号-3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微商品牌网 WWW.KA981.COM 版权所有 青鸾传媒
统计代码